在传统的认知中,冰淇淋只是夏天消暑解渴的食品,天气转凉意味着冰淇淋的销售步入淡季,很多专做冰淇淋的门市店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做一些大力度的打折促销,但是打折促销会让自己的产品显得很廉价,那么又该如何应对冰淇淋销售淡季呢?
天气逐渐转凉,相比于冰淇淋,人们更加喜欢暖一点儿的饮品或小吃。这时候经销商可以增加产品类型,比如可以配合火锅季售卖牛羊肉片、丸子。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入一些速冻的产品,像饺子、汤圆和春卷等。这些产品可以和冰淇淋同时售卖,一方面可以缓解冰淇淋销售淡季营业额的不足,另一方面优化了自身的产品结构,在无形之中给自己的产品库进行了一次扩容。
经销商可以采用上述做法,用其它应季产品来缓解冰淇淋的淡季,那么专门开冰淇淋店面的商家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在我们国家专门开设冰淇淋的店面真的不少,其中大家最熟悉的两个就是哈根达斯和DQ了。但是还有很多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门店,也没有资金的扶持,那是不是淡季就要关门啊?当然不是。
冰淇淋店面其实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恰当的当季产品,比如DQ。在2018年冬季,DQ就推出了一个含有冰淇淋和芝士热狗的套餐,这种将小吃和冰淇淋组合成套餐的形式十分受欢迎,尤其是在周末的商场。其次也可以将冰淇淋与适合当季的产品进行一个有机融合,哈根达斯就曾推出过一款冰淇淋火锅,在猎奇消费和尝鲜心理的双重驱使下,不少的消费者前去体验,消费者的喜爱让其成为了哈根达斯当年的网红产品。
随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这一概念的提出,场景营销应运而生。场景营销致力于打造沉浸式、口碑化、体验式的营销体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明白“我想成为谁”,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场景营销随处可见。比如健身房贴满帅哥美女的照片来刺激消费者购买课程;培训机构会邀请有名望的专家来做明星指导;钻石和珠宝店请明星站台、代言宣传等等。要说起冰淇淋场景营销做的最优秀的就是2018年双十一的钟薛高。
钟薛高的创始人林盛表示:“要打造好的产品,最主要的就是关注产品的品牌和场景”。这点可以拿肯德基举例,肯德基没有采用产品sku众多的方法来吸引顾客,而是将产品应用于场景,变成早餐、工作日餐、晚餐、宵夜,这就无形中给消费者营造了一个场景,让消费者一想到工作日,就想到肯德基的工作套餐。同样的,在2018年双十一的营销中,钟薛高在前期将66元的厄瓜多尔粉钻冰淇淋寄给各大kol以及名流们品尝,拍下照片留做宣传,这在无形中给消费者营造出一种品牌的“高级感”,加上味道本身不错,6万片厄瓜多尔粉钻冰淇淋在双11当天迅速被抢购一空。钟薛高通过自己的营销,让自己的品牌在冬季也卖得红红火火!
季节变换,气温降低,冰淇淋就要老老实实地接受淡季的安排吗?
只要反季营销做得好,冰淇淋销售也能做到全年无淡季。在我们的印象中反季产品就是冬天卖短袖,夏天卖羽绒服,但是对于反季商品来说,最重要就是要给消费者一个充分的购买理由,就比如说在东北,冬季室温较高,人们因为自身的需要来进行购买,所以冰淇淋在冬天也卖得不错。
还有就是,卖冰淇淋一定要“夏季做销量,冬季做品牌”,反季销售也并不是就是“低价处理”和“清仓甩卖”,产品人气越高,越要好好保护好品牌的形象。其实反季节商品的售卖就是掌握了一个“时间差”,给消费者一个与众不同的体验,只要这一点做好了,反季节销售也会让经销商和厂家“平安”度过淡季。
因此,即使是在市场处于淡季时,只要能够准确找出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出好的产品,适度地引导市场的消费风向,也能够让冰淇淋的销售在淡季不淡!